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知識產權能力越來越強
民企創新活力不斷迸發
近年來,我國民營企業的創新投入持續增長,創新質量顯著提升,不斷取得發明專利數量與質量的突破,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下一步,要不斷推進惠企政策扎實落地,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創新,持續提升競爭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中國民營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報告(2021)》。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達69.6萬件,排名前十位的國內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據7席。
創新鏈條上,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主體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優勢特點,都是不可或缺的科研力量。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重視創新研發,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知識產權能力越來越強,成為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創新投入持續增長,創新質量顯著提升
今年3月,一項新的洗碗機專利技術在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問世。這項技術利用高壓噴射釋放出高密度氣泡,能夠高效地清洗碗盤和果蔬表面的污漬。截至今年10月,方太在清洗科技領域擁有130多項有效發明專利,單是新發布的嵌入式洗碗機一項產品,就應用了40多項發明專利。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近年來,我國民營企業創新投入持續增長,創新質量顯著提升,不斷取得發明專利數量與質量的突破。全國工商聯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研發投入前1000位的民營企業,研發費用總額達1.08萬億元,占全國研發經費投入的38.58%;截至2021年底,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國內外有效專利合計超過63.3萬項,較上年增長53.6%。
“發明專利授權情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專利質量水平,授權量、授權率高,說明企業更加注重高質量的發明創造和專利申請?!眹抑R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白劍鋒說,“我國的民營企業正逐漸依靠科技創新力量,來保障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從而構筑全球競爭優勢?!?/span>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東認為,當前,民營企業發展模式已從投資驅動更多轉向創新驅動,其背后是民營企業創新能力有了質的提高,無論是技術、人才,還是經驗的積累,都已經邁上新臺階。
創新步伐不斷加快,呈現新趨勢新特點
算力大幅提升的高效能乘法器和加法神經網絡、基于迭代的全精度浮點單元……今年6月,華為集中發布了一批知識產權領域的代表性成果。據了解,華為2021年研發投入達1427億元,占全年收入的22.4%,研發費用額和費用率均處于近10年的最高位。
如今,不少民營企業的研發部門在類腦智能、量子科學、網絡安全等前沿交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科學研究。“隨著民營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經濟規模和實力有了明顯增強,在部分優勢領域開始進入技術前沿并加速突破。”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志耘表示。
民營企業創新步伐不斷加快的同時,也呈現出新趨勢新特點——
在科技創新組織模式上,民營企業更加主動地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合作方式呈現多樣化特點,包括共建實驗室、聯合申報科技計劃項目、共同研發產品、聯合培養高技能人才等?!坝袟l件的民營企業還通過設立基金、資助高校研發等方式,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已成為我國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的重要渠道之一?!眲|說。
在民營企業創新陣營中,龍頭企業不僅以高研發投入持續推進自身的技術創新,還以產業鏈為依托形成創新聯合體,大力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目前,聯想集團擁有生產制造類供應商約850家,包含中小企業約220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45家,單項冠軍企業15家?!甭撓爰瘓F高級副總裁關偉說,聯想積極發揮“鏈主”帶動作用,助力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民營企業研發動力強、轉化效率高、管理運行的機制靈活,從明確的產品需求和定位出發,能夠以應用帶創新,以創新促應用,不斷催生新成果、新業態、新模式。
推進惠企政策扎實落地,鼓勵民企實現更大作為
今年以來,支持鼓勵民營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的政策相繼出臺。8月,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提出“健全民營企業獲得創新資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形成各類企業‘創新不問出身’的政策環境”;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民營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戰略任務”“鼓勵民營企業立足我國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積極加大先進制造業投資,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等舉措。
“鼓勵民營企業創新,還要進一步推進惠企政策扎實落地,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實施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科技資源和應用場景向民營企業開放,強化對民營企業創新的風險投資等金融支持,推動科技人才向民營企業流動,支持民營企業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趙志耘建議。
專利產業化是企業維持市場競爭優勢、獲取經濟效益的直接手段,也是專利權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支撐產業創新發展、實現經濟價值的直接表現。這是民營企業的優勢,也是未來的發力點。
《2021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5.4%,其中研發周期在3年以上的產業化平均收益達1300多萬元/件,研發經費投入超1000萬元的產業化平均收益近3000萬元/件,接近六成的企業專利權人預期未來專利產業化收益將進一步增長。
白劍鋒認為,在技術研發和專利布局上,民營企業要提高既有業務和產品的競爭力,也要著力形成從“加大創新投入、獲取專利保護、產生轉化收益”到“穩定創新預期”再到“加大創新投入”的良性循環,實現更大作為。